在当今的制造业中,加工中心以其高精度和高效率成为了不可或缺的设备。然而,任何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都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。为了帮助广大加工中心用户更好地应对数控系统的常见问题,本文将详细介绍一些常见故障及其解决方法,旨在提高用户的设备维护能力和生产效率。
一、手轮故障
问题表现:手轮无法正常工作,导致无法精确控制机床的移动。
故障原因:
手轮轴选择开关接触不良。
手轮倍率选择开关接触不良。
手轮脉冲发生盘损坏。
手轮连接线折断。
解决方法:
进入系统诊断,观察轴选开关对应触点情况(连接线完好情况),如损坏则更换开关。
检查倍率开关对应触点情况(连接线完好情况),如有问题同样更换。
摘下脉冲盘测量电源是否正常,以及+与A,+与B之间阻值是否正常,如损坏则更换脉冲盘。
检查各开关对应触点情况,测量轴选开关、倍率开关、脉冲盘之间连接线各触点与进入系统端子对应点间是否通断,如折断则更换连接线。
二、XYZ轴及主轴箱体故障
问题表现:机床移动不畅,加工精度下降。
故障原因:
YZ轴防护罩变形损坏。
YZ轴传动轴承损坏。
伺服参数与机械特性不匹配。
伺服电机与丝杆头连接变形,不同轴心。
柱内重锤上下导向导轨松动、偏位。
柱重锤链条与导轮磨损振动。
轴带轮与电机端带轮不平行。
主轴皮带损坏、变形。
解决方法:
更换变形的防护罩。
检测轴主、负定位轴承,判断哪端轴承损坏并更换。
调整伺服参数与机械相互匹配,包括伺服增益、共振抑制、负载惯量等。
重新校正连结器位置或更换连接。
校正导轨并上黄油润滑。
检测链条及导轮磨损情况,校正重锤平衡并上黄油润滑。
校正两带轮间平行度,使用动平衡仪进行校正。
检测皮带变形情况,损坏严重则更换,同时清洁皮带并调节皮带松紧度。
三、导轨油泵、切削油泵故障
问题表现:机床润滑不良,切削液供应不足。
故障原因:
导轨油泵油位不足。
导轨油泵油压阀损坏。
机床油路损坏。
导轨油泵泵心过滤网堵塞。
导轨油质量超标。
导轨油泵打油时间设置有误。
切削油泵过载导致电箱内断路器跳开。
切削油泵接头漏气。
切削油泵单向阀损坏。
切削油泵电机线圈短路。
解决方法:
注入导轨油至规定油位。
检测油压阀是否压力不足,如损坏则更换。
检查机床各轴油路是否通畅,如有损坏则更换。
清洁油泵过滤网。
更换符合油泵要求的合格导轨油。
重新设置正确的打油时间。
检测导轨油泵是否完好后复位短路。
寻找漏气处接头并重新连接。
检测单向阀是否堵塞及损坏,如有问题则更换。
检测电机线圈并更换切削油泵电机。
四、加工故障
问题表现:加工精度下降,零件质量不稳定。
故障原因:
XYZ轴反向间隙补偿不正确。
主轴轴向及径向窜动。
系统伺服参数及加工参数调整不当。
编程程序有误。
XYZ轴丝杆、丝母磨损。
解决方法:
使用千分表校正反向间隙。
调整各轴主镶条松紧情况,观测系统负载情况并调整至最佳状态。
检测轴承情况,如损坏则更换。
使用大理石角尺、球杆仪检测各项目几何精度,如偏差则校正。
修复主轴内孔精度和主轴轴承窜动间隙,如不能修复则更换。
调整伺服位置环、速度环增益、负载惯量比、加工精度系数、加减速时间常数。
优化、调整编程工艺。
借助激光干涉仪进行丝杆间隙补偿。
五、松刀故障
问题表现:刀具无法顺利松开或夹紧。
故障原因:
松刀电磁阀损坏。
主轴打刀缸损坏。
主轴弹片损坏。
主轴拉爪损坏。
气源不足。
松刀按钮接触不良。
线路折断。
打刀缸油杯缺油。
刀柄拉丁不符合要求规格。
解决方法:
检测电磁阀动作情况,如损坏则更换。
检测打刀缸动作情况,如有问题则更换。
检测弹片损坏程度并更换。
检测主轴拉爪是否完好,如损坏或磨损则更换。
检查气压并确保达到规定值。
检测按钮损坏程度并更换。
检查线路是否折断并修复。
给打刀缸油杯注油。
安装符合标准的拉丁。
六、其他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
机床不能回零点:
清理原点开关触头或被卡住部位,更换损坏的行程开关。
调整行程开关的安装位置。
做好防水措施并检查开关线路。
更换I/O板上的输入点并修改PLC程式。
机床正负硬限位报警:
手动或手轮摇离安全位置,清理开关触头。
检查行程开关线路并处理短路、断路问题。
调整行程开关安装位置。
三轴运转时声音异常:
更换损坏的轴承。
校正丝杆母线。
重新贴耐磨片或处理导轨划伤。
调整伺服增益参数。
润滑故障:
添加润滑油到规定位置。
调整打油时间。
更换卸压机构或调节卸压速度。
检查油管油路接口并处理漏油问题。
更换单向阀、油泵电机、控制电路板。
结语
加工中心数控系统的常见问题涉及多个方面,但只要我们掌握了正确的解决方法,就能够迅速排除故障,恢复设备的正常运行。本文提供的解决方法仅供参考,实际操作时请结合设备具体情况进行。同时,建议用户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,以减少故障发生的概率。